李怀涛,男,1973年出生,山东临沂人。2008年南京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同年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出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曾获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入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安徽大学欧洲联盟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一、个人著作
1.《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
2.《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
二、参著著作
1.《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构建节约型、循环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年版)第一章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六章
三、合译
卢卡奇著《小说理论》(第二译者)(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
四、主要论文
1.《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12期
2.《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论逻辑及启示》,《哲学动态》2010年12期
3.《物化批判:卢卡奇对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解读》,《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4.《贝克风险社会理论评析》,《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11期(第一作者)
5.《从人学现象学批判到奴役性分工批判》,《前沿》2010年12期
6.《析波普尔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学术论坛》2010年12期(第一作者)
7.《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经济范畴演变》,《求索》2010年12期
8.《论马克思对资本拜物教性质的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12期
9.《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辨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2期
10.《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现实的方式》,《哲学研究》2015年6期
11.《镜像:自我的幻象》,《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5期(第一作者)
12.《论提高党的能力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11期
13.《马克思对李嘉图地租理论的批判及其方法论意义》,《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6期
14.《卢卡奇〈小说理论〉哲学思想探析》,《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12期
15.《论马克思对货币拜物教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1期
16.《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思想探析》,《新视野》2017年6期
17.《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批判》,《学术交流》2017年11期(第一作者)
五、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研究”(09CZX002),2009-2016,结项优良。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0批资助项目“西马视域中的拜物教批判”(2011M500348),已结项。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批特别资助项目“拜物教批判及其当代价值”(2012T50114),已结项。
4.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研究”(12ZBB02),2012-2015。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重大项目“增强南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研究”( XJEDU070113A02),2013-2017。
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当代解读”(15ZXB010)2015-2018。
7.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批判及其方法论研究”(18YJA710025),2018-。
六、学术交流访问
赴伦敦国王学院(2015.8)、汉诺威大学、巴黎政治学院(2016.9)、阿德莱德大学(2017.9)等短期访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