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员活动

李基礼老师受邀在文学院文化产业和戏剧影视文学 “课程思政”主题党日活动上进行宣讲

  3月4日,文学院文化产业和戏剧影视文学联合党支部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基礼老师,在文学院603学术报告厅开展“课程思政”讲座,这是戏剧影视文学和文化产业联合党支部积极借助学校优势资源,在2021年新学期伊始进行的一次“脚踏实地、紧跟形势、认真履职”的党建活动和教研活动。由于处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支部书记徐海龙主持,全体支部党员参加。大家围绕“课程思政”的内涵、内容和建设方式进行专题学习研讨。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为突破思政、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瓶颈,各高校纷纷展开课程思政探索实践。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由于文产和戏文联合党支部党员都是传播学、文化产业、影视艺术专业背景,长期以来对于思政课与专业课如何结合,思考较少;对于“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针对此情况,李基礼指出“课程思政”不是增设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他根据在座各位支部党员所属的专业及培养方案的特点,提出如何在教材、课堂及学术研究等方面贴近和整合思政元素,如将《电影概论》《中国电影史》课程与先进文化、文化自信相结合,将《文化产业基础理论》《传播学概论》与价值引领、文化传播相结合等。

  本次支部学习活动对于积极探索又缺乏相关经验的党员教师来说非常及时,使其深刻认识到要强化课程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思政元素。各位党员在活动中踊跃发言,纷纷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李基礼老师就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更为详细的讨论,涉及到教纲修订、教材编选、课件编写、课堂授课、实验实训和作业论文各个环节。

  通过此次党日活动,党员教师们深刻认识到,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管是思政课堂还是文产、戏文的专业课堂,都离不开心与心的交融。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新时代开启中国特色教育的新征程,摆在专业课教师队伍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坚定政治信仰,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现实,探索和践行更灵活、更有效、更有“滋味”的思政教育内涵和方式,全面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